“好,既然王事中不方便细说,那便有你替他来说吧,免得真被人把某这个大谋士给弄走了。”主位上的李世民也明白王志的顾虑,之前先向自己索要一道免罪的教令,恐怕就是想到了此时的情景。
单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王志并不是徒有虚名之辈,若是换做别人,恐怕早就已经大谈自己这个计策了,可王志竟然只是开了个头提供了个思路,将剩余的交给别人来说,这可就不仅仅是不贪功这么简单了。
不说王志在这其中的歪歪肠子,房玄龄此时却是不断地说明了王志这个计策中的细节,以及此计的好处。一番话说完只将在场众人说的心服口服,毫无疑问。
本来让众人绞尽脑汁的问题,王志的加入毫无疑问,让众人多出了很多时间做别的事情。李世民早就已经想明白了王志这计策中的细节,此时房玄龄这边刚一讲完,下方中人都不住的点头称赞。
本来按照历史的走向,李世民此时还没有到登基为帝的时机;史书上李世民登基为帝是在下个月的初九日,可如今王志的计策一出,无疑会将这个时间大大的提前,说不定到了初九李世民便会登基为帝。
新皇登基是个大事情,其中很多事情都需要你提前准备。如今这事情既然被王志说开了,那在场这么多人都不是傻子,因此都明白李世民登基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只是如今李世民刚刚成为太子,身上还挂着一个天策上将的头衔,这时候是绝对不能够成为皇帝的。王志本来自己的计策会被李世民延后,按着史书上记载的年月荣登大宝,没想到自己这才一提出,便引起了李世民的重视,看来在李瑗反叛之前,房遗爱等人是真的疏忽了国内的矛盾和太子遗留下来的势力。
此时夜色已晚,李世民是不会入宫面见高祖皇帝的,但心底已经赞同了王志的计策,所以入宫面见高祖皇帝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在与突厥的战斗中,唐朝的军士不断地失败再失败,搞得高祖皇帝和李世民头都大了,高祖皇帝是因为自己的二儿子杀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而觉得如今没有什么搞头了,而李世民却是因为不想刚刚距离皇位近一步,便要做亡国之君而每日忧愁。
如今王志劝李世民早日登基为帝,是因为王志知道时间拖得越久,玄武门之变的消息传的便越远,等传到突厥的时候便晚了。
历史上的渭水之盟,虽说是突厥请和,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大唐赔钱,不然好好地一场结盟,又如何会被称作是“渭水之辱”呢?
李世民连年征战,心中若说没有傲气,谁也不信。但就是这样一个骄傲的人却不得不用钱来买和平,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耻辱。
王志不希望这耻辱发生,那便需要让李世民早点登基、早点备战。李世民也知道这点,不然也就不会为这内忧外患而焦头烂额了。
“王事中,你觉得突厥这次会怎么样才肯摆休?虽说如今若是某顺利登上帝位,便可以让内忧暂时平息,但某还是担心突厥的侵犯。经过这么多年的战斗,我大唐实在是经不起一场战乱了,有没有什么不用交战的策略?”李世民想当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所以他不想一上来便和突厥开战,这不符合他的作风。
王志被李世民点名提问却是愣了一下,本来以为接下来和自己没什么事了,但没想到李世民此时不想和突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