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意大利之外,还有法国汤姆逊-CSF公司,他们提供了幻影2000-5的RDY雷达而成的RC-400,这种雷达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终于也成为了平板缝隙雷达,拥有了杰出的性能,同时,还有以色列埃尔塔的EL/M-2032,这种雷达本来是为了狮战斗机研制的,在这个项目失败之后,以色列人就将它推销到了全世界,希望能够卖出去。
其实,哪怕是国内的雷达,也多少能够找到后者的血统,不过呢,早就吃透了全部的技术,然后进行了改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对国产的航电,大家都是有信心的。
“相比国外的雷达,咱们自己也造了不少,现在比较成熟的,就是607所的产品,中距空中拦射、近距空战格斗、对地和对海攻击、辅助导航等功能都具备,高、中、低重复频率的多种波形,甚至还有自适应脉冲压缩和自适应波形管理,在边跟踪边扫描功能中能从40个目标中跟踪10个,同时可以控制两枚超视距导弹攻击其中的两个,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3平方米的目标,发现距离大于75千米,下视距离大于45千米,对于海面目标发现距离大于135千米。”
可以说,从性能上来看,完全是对其他的竞争产品压着打的,这也是和宋老的功劳分不开的,设计所想要获得订单,就必须要做出一流的产品来!
“除了这些功能之外,因为是咱们自己搞的,所以,这种系统很容易做到敌我识别器与雷达交联,得到良好的电子对抗能力。如果对比的话,综合性能能达到早期F-16Block50/52的水平。”
这就比老巴现在装备的F-16战机还要先进!
“其实,航空电子技术发展到现在,如果只比较雷达性能,就认为是先进的话,明显已经是落伍了。”秦雪说道,作为一名航空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师,秦雪的眼界更加的长远。
“那是什么?”这点,连秦风还真不知道。
“当然是航电的综合能力,程度更高,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水平。”秦雪介绍起来了。
最初的航空电子系统为分立式结构,雷达、通信、导航等设备各自均有专用且相互独立的天线、射频前端、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采用点对点连接。各种系统互不联系,所以,飞机上有粗粗的电缆,座舱设备也是无比的臃肿。
而后来,就出现了联合式结构,采用数据总线技术,把所有的设备通过总线连接在一起,简化了布局,使用几个数据处理器完成数据传输交换显示灯功能,如导航武器投放、外挂管理、显示、控制等,现在的战机的航电,主要就是这个层次。
至于新一代的,就是综合化航空电子结构,它的综合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用系统共享的综合核心处理器来完成几乎全部的信号与数据处理,以前是分立计算,现在则是综合计算,包括火控计算、导航计算和管理、座舱显示图形发生、外挂管理、系统任务的调度、系统完好情况的监视等各种计算、调度和管理任务,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航电的性能,降低飞行员的负担,这种航电设备,以F-22为代表,为了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甚至都开始采用了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