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照例的炮击之后,“贼军”们扛着云梯,向着那段已经没有什么女墙的城墙冲了过来。城上的大炮首先开炮了,不过对面的贼军的阵型很松散(反正这里没有城门,不担心会遭到敌军的反冲击。),所以炮击的效果不算太明显。虽然也打倒了一些“贼兵”但是数量相当少,并不足以阻止他们继续靠近城墙。
很快“贼军”便已经接近城墙了。这时候,就轮到城上的弓箭和火枪了。
我大昭的官军在野战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因为紧张,会在敌军还没有进入射程之前,就疯狂开火。结果不但没打中敌人,反而会因为射击导致的战场迷雾(枪炮射出的硝烟)导致自己看不到敌人。又因为看不到敌人了,所以为了防备敌人突然冲上来,就只得连续开火。最后敌军还没冲上来,我大昭官军就莫名其妙的将手中的火枪的枪管子都打红了,以至于短时间内都不能再开火了。
不过在守城的战斗中,这个毛病倒是好了不少。因为有城墙,不用担心敌军一下子就冲上来了,所以我大昭的官军基本上倒是能保证在敌军进入射程后再开枪。
“先不要急着开火,等贼人近一点,再近一点!”陈永寿亲自道现场来指挥。
“贼军”已经逼近到距离城墙不过数十步了。
“开火!”陈永寿一声大喊。上百支火枪便从城头上伸了出去。
“举盾!蹲下!”城下也有一些贼军军官在大喊道。
不过,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能够迅速的做出举盾蹲下的动作的“贼军”并不算特别多。所以,守军的这一轮射击,一下子就打倒了十多个“贼军”。
其实,如果一切正常,一个人能够扛得动的盾牌,肯定是挡不住火枪的射击的。但是我大昭的火枪普遍并不正常。因为广泛的偷工减料,使得如果按照正常标准装填,几乎必然发生炸膛。为了避免炸膛,士兵们在使用火枪的时候,常常只装填二分之一分量的火药。而士兵们减少装药却有一个意外的结果,那就是给了工部更大的偷工减料的空间,于是我大昭的火枪的装药量便从标准装药渐渐地演变成了二分之一装药,三分之一装药,甚至是四分之一装药。
装药的减少带来的后果自然就是威力的下降。原本大昭朝用火枪代替了此前广泛使用的强弩,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火枪威力更大,能更有效的击穿各种铠甲和盾牌。但是到了如今,大昭的火枪,在威力上甚至已经弱于强弓了。金军白甲在身上披上双重的铠甲,就可以完全无视火枪了。而此时,革命军的盾牌也一样能挡住城头上火枪的子弹了。
这一枪打过之后,城下的“贼军”又继续向前冲去。这个时代,大昭朝使用的还是最初级的火绳枪,装填起来非常慢,所以此时,城上能用来对付下面的贼军的便是各种弓箭了。
这一轮的箭雨又射翻了十多个人。此时“贼军”便已经冲到城下了。
几个革命军奋力将一个长梯靠在了城墙上。长梯旁边,各站着两个革命军士兵,其中的一人端着一个大大的盾牌,将它斜斜的举在头顶,还将盾牌的一端靠在城墙上,这样如果有滚木从城上面丢下来,也会顺着盾牌的坡度滚到一边。另一个人则手持一张弓,和城上的官军对射。
梯子一搭上去,便有几个士兵一手拿着钢刀冲了上去。
不过城上的守军这时候也冒险冒出头来,手持长枪,一枪就朝着那个正沿着梯子往上爬的革命军士兵刺了过去。那个士兵挥动钢刀格挡,虽然也勉强的将那一枪拨到了一边,但他站在梯子上,脚下无根,一下子便失去了平衡,从梯子上一头栽了下去。
而在他后面,另一个士兵又跟了上来。与此同时,更多的梯子被搁在了城墙上。
“浇金汁!”城上一声大喊,接着一口大锅就被抬到了一架已经爬着四五个人的梯子前面,滚烫的金汁就浇了下来,爬在梯子上的几个人顿时便惨叫着掉了下去。
与此同时,城下的革命军士兵也不断的用弓箭和火枪向着城上射击。不时的也有人惨叫着从城头上摔下来。
但是金汁这样的大杀器,数量是很有限的。而革命军人更多,所以还是有不少人爬了上来。挥动刀子和城上的人杀成一团。
“铛铛”,城上想起了锣声,守城的士兵迅速的向着城楼方向退去。
“上去了,上去了!”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刘杰轩指着城头喊道。
“好了,准备撤了。”黄自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