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许多人不明白了,兵者,军国大事,为什么李治会让李敬玄领兵,再不满,也不能拿十几万唐军性命陪葬!只是一个大臣,李治再考虑什么朝争,权谋,也不可能搭上十几万军队的。整个唐朝能有多少军队?薛仁贵大非川之败,已经让唐朝吃不消了,还没有消停,李治能昏到这地步?
其实理由很简单,如裴行俭所说,君王不懂军事,那么只能胡来了,前期有李绩在世,调兵遣将不会出漏子,李绩一死,薛仁贵一个农民没有威望,刘仁轨有威望,资历还浅,裴行俭只是稍稍展露了一下,文臣,依然不大信。所以李治只能瞎指挥,就象后来宋朝用文臣为帅,用太监为帅一样。将李敬玄调出去,与权谋有关,调出后会有什么结果,李治对军事不懂,想不出来,这才是李治让李敬玄为帅的缘由。
再说,刘仁轨说李敬玄行,想来不差的,比如儿子西南一行,所选的几个人,裴行俭与黑齿常之,皆是适用。
因此,看到了这份诏书后,立即让刘仁轨回朝养病,李敬玄代刘仁轨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又命金吾将军曹怀舜等分往河南河北募征勇士,实际上很早就在募征,有的整编成册,也“训练”了很长时间,再使李神通之子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嶲州都督拓王奉发剑南兵与山南兵会合,一共十八万军队,分成八道,工部尚书刘审礼、王孝杰、李谨行、契苾明、韦待阶、王杲、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人为各道行军总管、副总管或者将军。
唐朝战争机器在论钦陵数次挑衅下,如愿以偿地开动。
事实没有一个资历浅,有威望的人坐镇,这么多的军队很难指挥。唐朝立国以来,除了征高丽外,很少出动过十几万军队。就算朝廷破格提拨,让黑齿常之来指挥,用对了人,可刘审礼这些人会不会听黑齿常之的命令?
场面上也风光,十八万大军的主帅,唐朝立国以来,有过几回?
但李敬玄都想放声大哭,这个刘仁轨王八蛋简直太坏了,坏透顶了。
立即跑到李治面前说道:“陛下,臣对军务大事不懂,臣生死无所谓,可是关系到十几万将士的生命安全,我朝与吐蕃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你是畏战?”
“臣不是,臣只是一个文官。”
“那么裴侍郎是武将,太子是武将?”
“……”刘仁轨不能说了,或者说没有勇将,也错了,此次勇将比太子那时还要多,黑齿常之在列,李谨行更是勇冠三军,契苾何力的儿子契苾明同样不简单,还有成熟起来的令狐智冲。再从装备上来说,有炮锤,有投石机,有火药,吐蕃人嘴中的震天雷。但是不是如此呢?
李治更不悦,道:“薛仁贵败,是疏忽大意,将帅失和,故此,统帅之人必须德高望。吐蕃西南败亡如此,有何惧哉?仁轨有病,否则此次大功也不会轮到你。他说须卿,卿自是不二人选,若仁轨须朕,朕亦会前往,卿安得辞!”
李敬玄头脑都蒙了猪油,你还亲自前往,你去还不如我去。
没有办法,只好出宫,拉长着脸,愁肠百结,肝肠寸断,反正肠子、心脏、五腑六肺一起拧到一块儿。
想了想,又将论钦陵与薛仁贵交战的经过拿出来看了一遍,当时薛仁贵有薛仁贵的说法,郭待封有郭待封的说法,因此这份卷宗若不是内行人,根本看不到战役的真相。
看了半天,看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找到了郝处俊,咱都是太子党,一个党派嘛,而且郝处俊敢于进谏,央请郝处俊求个情。
郝处俊敢于进谏不假,可对军事同样不懂,茫然道:“你不应当找我,去找张相公。”
“可是乾封元年你随李绩征东时,却是副大总管。”
“不假,可当年副大总管还有庞同善、契苾何力二人,各司其职,我只掌管军纪,军旅指挥,我没有参与。”
李敬玄再找张文瓘,还是那一年的事,不过出征到了第二年,当时张文瓘以东台舍人随军,刚率军队到达高丽城下,未及成列,高丽军至,将士大赅,张文瓘从容坐在胡床上,也就是坐在矮椅上,命令将士立即进食干粮,简选精锐,大败来众,将士皆服其胆略。
这个主真刀实枪打过,于是找到张文瓘,将难处一说。张文瓘将李敬玄拉到角落,悄声说道:“李相公,你也误会我了。当年我率军抵达高丽,什么都不懂,高丽大军奄至,我内心害怕之极。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胡乱发令,大家吃一点东西,精壮之士出击。这一战稀里糊涂打胜了。”
他能爬到这么高位置,不是没有城府的,心中很害怕,可表面上没有流露,因为将士认为主帅勇敢,军心乃定。选勇兵也不是他挑选的,于是就这么赢了。
“……”
张文瓘又说道:“殿下劝过你们几次,将相和,国家兴,可你们不听,唉!”
直摇头,对李敬玄反感,对刘仁轨也反感。
李敬玄讨了一个没趣,不过眼睛一亮,唯今之计,只好找太子。郝处俊不懂,张文瓘不懂,太子却是懂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