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九百七十一章 围场(中)

第九百七十一章 围场(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苑行营,御帐。

魏珠与赵昌一道,站在帐门口内听差。

表面看来,魏珠行事不动如山,仿佛已经接受既定的命运,陪着自己侍奉的君王慢慢地走向死亡;实际上,他是极怕死之人,为了抓住那半点希望,不惜主动出击,以身犯险。

以康熙现下的姓子,要是发现身边人同皇子阿哥勾结,怕是没有好姓子听人巧言令色,直接就论罪了。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心里说不出上心焦,就因为皇上对赵昌越来越器重。

赵昌二十多岁,原是内务府的掌案太监,被钦点到御前,做了传旨太监。

按照规矩,后宫太监不得识字,但是太监中不乏识字之人。

因为太监入宫的年纪不同,有的十几岁入宫,在外头识字也没法子。这样的人,通常不能在御前侍候,多是在敬事房、内务府这些衙门当差。

赵昌就是识字的太监,但是出身又与外头那些穷苦人家过不下去净身为侍的不同。

他是梁九功的侄外孙,襁褓中失父,梁九功当时正是御前当用第一人,在宫外也有私宅,想要过继儿子养老。老家亲戚中,推了不少少年出来。

这赵昌之母,是梁九功的亲侄女。

梁九功听说侄女孤苦,直接使人将赵昌母子接到京城。而后见五、六岁赵昌,小小年纪就晓得孝顺母亲,对了梁九功的脾气,梁九功就断了收继养子的心思,直接收赵昌为养孙。

而后没两年,赵昌之母因病身故,剩下爷孙两个,感情渐深。

不想,没过多久,梁九功因参合皇子夺嫡之事,犯了康熙忌讳,被拘押在景山。

这世上,最不乏落井下石之人。梁九功失了圣心,以无翻身之力,谁还会同他客气。

赵昌当年十五,见祖父问罪,有人惦记祖父的外宅产业,不是他螳臂当车能阻拦的,倒是干脆,直接将产业尽数变卖,折了金银在手,半数用来打点宫里,好让梁九功在景山少遭些罪,半数孝敬到十六阿哥跟前,不求旁的,就求进宫侍候祖父。

梁九功虽获罪,但也是御前风光三十多年,对王嫔也多有照拂。十六阿哥怎么会收这份银子,也不赞成赵昌入宫。

赵昌是个好的读书苗子,已经考取秀才功名。这样的人进宫为内侍,实是太可惜了。十六阿哥觉得那是造孽,怎么也不肯点头。

赵昌年纪虽小,心志却坚,花银子直接净了身,调理好了,才二次求到十六阿哥跟前。

这份孝义,使得十六阿哥也只能选择成全。

只是赵昌手上那批银子,是梁九功御前当差攒下的家底,十六阿哥才不会沾手,让赵昌存进钱庄,留着做梁九功的养老之资。

十六阿哥执掌内务府,收个小太监也便宜,就直接安排的赵昌去景山西园听差了。梁九功拘禁之地,就是景山西园。

梁九功见最疼爱的养孙净身,却是欢喜不起来,气了个半死,亲自执鞭子,将赵昌打了个半死。

赵昌只是跪受,最后还是梁九功下不去手了,收了鞭子,嚎啕大哭……这以后,赵昌就成了景山西园的小太监,每天里的差事,就是给“看守”犯监梁九功。

梁九功从御前第一太监,到高墙里的囚犯,加上最疼爱的养孙绝了人事,打击之下,就中风病倒。

赵昌床前侍疾,把屎把尿,从不言半点辛苦。

不知梁九功心中何想,就是当时听闻此事的魏珠也都觉得不可思议。

既是这般有主意的少年,又把着梁九功的家底,就算京城不得安身,离了京城就去,竟做到这个地步。

谁说太监六根断绝,得善终者少,梁九功有这样一个孙子,就算老死南园,也是有福之人。

梁九功这一病就是三年,赵昌做了三年床前孝子,梁九功才从病榻上起身。

虽说赵昌只有十八岁,又是无品级的小太监,但是景山当差的太监中,都对他敬重三分,连带着连梁九功的曰子都好过。

做人要留三分余地,有赵昌这个孝孙在,谁都要思量。就算将他们爷孙逼死,落在外人眼中,也是妄作恶人。

梁九功病好了,将名名利利之事抛到脑后,只心疼孙子受苦。

赵昌渐大了,他总不能让孙子扫一辈子院子。他想让赵昌进宫城当差,趁着他还活着,舍了老脸,为孙子铺铺路。在宫里沉浮了大半辈子,梁九功晓得宫廷的黑暗,自是希望自己百年后,赵昌能个顺风顺水。

赵昌却是不放心祖父,说什么也不应,姓子执拗气得人半死。

又过了两年,梁九功腿脚渐利索了,赵昌已经二十。

在梁九功的苦口婆心下,赵昌也不再执拗。

既做了宫侍,生死都不由自身。如今十六阿哥执掌内务府,对他们爷孙俩多有照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他们在西园自在;要是内务府换人,他们两个,一个是年老的罪人,一个是无品的小太监,哪里有安身立足之地?

他终是点头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