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话的技巧
英雄大会后,对于封王封侯,虽然有些人心里中不满,但毕竟碍于刘邦的身份和地位,转弯拐角的稍稍提了一下后,见不了了之后,就不敢再提了。
而对刘邦的分封最为不满的人就是韩信。
当年他在攻打各大诸侯,直至最后统率三军在下垓彻底击败项羽,可以说现在封王封侯的人都是他实实在在的部下啊。
此时见他们居然跟自己平起平坐,他心里就不平衡了。从这以后他总是窝在家里,开口闭口就唱“很受伤,很受伤。”
而刘邦呢,他虽然分封了各位功臣,但他心里也是不安的。他知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而他对手下的三大重量级人物韩信、张良、萧何分别进行了一考核。
刘邦第一个考核的是韩信。鉴于他月下煮酒论英雄时,把他归于英雄后,他就一直对这个危险人物处处提防。
从统帅三军的将帅降到楚王,然后又从楚王降到现在的淮阴侯。可谓连降三级,就股市里的股票一下,升的快降的也快。
但饶是如此,刘邦对他还是总是带有色眼睛来看待。
此次的考核,刘邦找来韩信,以拉常长式的聊天为开头。
韩信刚开始还盘算着“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个八字的含义。但见刘邦尽和他扯一些无足轻重的阵年旧事。
后来的话题就顺着刘邦的思路谈到了行军打仗上来了,韩信也不知不觉中跟着“怀旧”起来,慢慢地也就放轻了警惕。
“你看夏侯婴将军能带多少兵啊。”刘邦试探性的问。
这个夏侯婴是刘邦最心腹的人,刘邦这样问自然是有深意的。
“三万吧。”韩信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樊哙呢?”刘邦把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同时也是自己的亲姨子拿出来了。
“五万左右吧。”韩信一脸平静的回答。
“那朕呢?”刘邦的提问进一步升级。
“最多十万?”韩信当时脑筋也许是短路了,依然实话实说起来。如果仅仅是这样也罢,但刘邦提最后一问时,事情就再也没有挽留的余地了。
“那你自己呢?”刘邦使出了杀手锏。
“多少兵我都可以带,多乎哉不多也。”韩信只想起下垓和项羽大决战时的无限风光,但却忘了此时和他说话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顶头上司。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被朕所擒。”刘邦脸上虽然还是不动声色,但心中已有想法了。
俗话说,谦受益,满遭损。如果此时韩信换一方式和语气来说话,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韩信此时还是一根筋到底,好象要把所有对刘邦的不满都发泄出来。
“陛下虽然不是统兵打仗的料,但却很会拉拢将领和人才。况且陛下还有天相助,非人力所能为也。”
提问就此结束,不用再说什么了,刘邦微笑的背后是嫉恨。
从此他和韩信彻底决裂了。
这一点我们从后面刘邦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亲征去出征打匈奴,也不愿再起用“战必胜”的韩信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