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瞎毡开始(一)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瞎毡开始(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是很难,”郑朗又说道。

按照常理,西夏大军来了,我让,我守,走了以后,继续象白豹城那样,一块块的咬,最后将西夏磨死。

南北配合是不行的,也许元昊刻意佯攻南方,主力埋伏在北方,想一想,在自己境内,都察不到敌人的埋伏,况且在敌境,那么结果会很惨。

但大大小小的砦堡,不是所有寨砦都能守住的,一旦危险,救不救?不救失职,朝廷会立即处罚。救,可能被元昊围点打援成功,三川口与好水川就是一例。

府麟的战事又是一例,大军来了,开战,元昊还是灰溜溜败退!

说到底,还是将领能力的问题。

事情返回原点,有谁的指挥能力胜过元昊?

想了想,摇头,说道:“曹将军,谢过你好意提醒,我心中有数,不会盲目自大,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死守。面子不值钱,此乃国家生死大计,我会权衡慎重。”

曹琮肯定是好心,但终< 于让郑朗也看出来,连曹琮对眼前的时局亦无能为力。

郑朗来长安目标也达到。

商品交给施从光与后面的仝明,三白渠夏竦也派出人查看,还与夏竦稍稍拉拢了一些关系。

这个很重要,不然以夏竦的腹黑,在后面抽梯子,很恶心人的。

又写了一封奏折,让朝廷授命将种师衡调到德顺军担任知军。

按照郑朗想法,最好将种师衡调到原州担任原州的知州,那么定川砦之战,他更有把握战胜元昊。

不过因为自己请求,张方平调到泾州,朝廷不得不将原泾州知州滕宗谅调到原州。

对于范仲淹这位好朋友,岳阳楼记鼎鼎大名的主角,郑朗并不感冒。他在西北,真正是来打酱油的。

德顺军也是郑朗的请求,朝廷刚刚就着赵珣所建设的笼竿城,成立一个新军,不然原来镇戎军所管范围太广,地形复杂,山区多,与西夏吐蕃毗连,发生战事,反应迟钝。

没有郑朗请求,后年于此地也设了一个军,这是军事需要。

又应郑朗请求,将仪州并为渭州。

前方细分,是为了敏捷的防御敌人。后方扩大,是为了能有力的提供物资与兵力支持。前者对时间要求很严格,后者时间要求不严,但对面积要求严格。

郑朗还有一个私心,仪州并为渭州后,对他的市易法会有利。

德顺军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好水川便是位于德顺军境内。

呈上奏折,率领人马再度离开。

时间紧张,不但抢到泾原提前做准备,还有一件事,目标是瞎毡,一旦市易开始,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对他十分重要。

到了泾州,将张方平留下来交接,又马不停蹄赶到德顺军。

赵珣刚刚将笼竿城建好,听到郑朗到来,立即带着属下前来参见,然后说道:“郑相公,你来得正好,属下有事禀报。”

“说。”

郑朗站在城头上观看着城墙,仅是一道粗粗的城墙,两丈来高,东西约长四百米,南北长约两百米,均系黄土夯筑。已经基本成形,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后来还历历数数进行了扩建,使墙基宽达近五十米,最高处高达五丈有余,还修了一些高大的角楼。

赵珣也修了角楼,然而远没有后来发现的遗址壮观。

但作为防御工事,绰绰有余。

这道城以及这一州军的设立,将有效拱卫镇戎军的防御力量。

赵珣是延州知州,那个悲催的赵振儿子,随父亲久在西边,根据他的查访,将陕西五路内外山川邑道利害,画了《聚米图经》五卷。韩琦向赵祯推荐,赵祯亲自召见,又上五阵图与兵事十余篇。赵祯使兵骑依阵布兵,既成,于是陈执中推荐为沿边巡检使,吕夷简与宋庠又共奏,用兵以来,策士之言以万数,无如珣者。

又迁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都监,赵珣以年少新进,未有功,拒受,领一万兵,居于泾原,兼治笼竿城。这就是后来的隆德-县城最初由来。

因郑朗建议,陕西边境数州府一划为四,包括永兴军,实际上一划为五,分成了五路。赵珣既然在笼竿城,也归郑朗管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